ISO理事會於1969年9月發佈第1969/59號決議,決定把每年的10月14日訂為「世界標準日(World
Standards
Day)」,並於隔年1970年10月14日舉行第一屆慶祝世界標準日的活動。更在1978年9月決定每年都舉辦世界標準日慶祝活動,並鼓勵ISO成員在他們的國家裏慶祝這個日子,規模越大越好。此後,每年的10月14日,就成為世界各國標準化工作者展開宣傳標準化,舉行宣導活動的盛大節日。
自1986年(第17屆)世界標準日開始,大會賦予每年的世界標準日一項主題,以代表當年的標準化宣傳重點。1988年(第19屆)首度由ISO和IEC成員聯合慶祝。國際電信聯盟(ITU)
自1993年(第24屆)開始共同慶祝世界標準日。
2018年世界標準日主題為「國際標準與第四次工業革命」(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250年前,18世紀下半葉,由鐵路建設和蒸汽機的發明觸發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引領人類從手工業進入機械生產的時代,提高了對標準的需求,例如:更換機械零件以及該等零組件的大量生產,皆需要標準的規範。
如同前幾次工業革命,標準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同樣也扮演重要的角色。第四次工業革命指的是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機器人(Robots)、3D列印(3D Printing)、大數據(Big
Data)等新興科技,它們模糊了物理世界、數位世界和生物世界間的界線,改變了人類的生產、貿易和溝通方式。
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快速變革面臨許多挑戰,愈來愈多原本由人類執行的任務改由機器人和人工智慧接管,3D列印也改變了我們製造商品的方式,不需要工廠就可以在家列印商品;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起源是蒸汽機的發明,而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變革就是以大數據驅動的人工智慧技術。
企業將生產線設備、家電產品、監視器、運動手環及各式各樣的商品裝上感測器及網路,這些裝上感測器的設備結合而成網絡就是物聯網,物聯網所蒐集的生產數據、家電使用數據、影像數據及人體的運動公里數、心跳速率或睡眠…等數據,透過有如人工智慧的各式演算法,將分析結果,提供給企業做為生產控制、商業行為的推估、預測、決策與診斷,人工智慧可以應用在各行各業,從生產控制、商業行為之預測到工程分類及分析。然而,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與雲端儲存等新的智慧技術也伴隨著許多問題,例如:數據洩露、個資遭外洩與濫用,以及紀錄被第三方存取等問題。
因此,國際標準組織為解決前述問題,多年來陸續發展出許多相關的國際標準,以確保安全和降低風險,例如:與資訊安全相關的標準如ISO/IEC
27000「資訊技術-安全技術-資訊安全管理系統」系列標準;發展與個資保護相關的標準,確保我們個人資料與數據安全,並可阻止駭客的個資安全維護行為規範標準,如ISO/IEC
29100:2011「隱私保護框架(Information
technology -- Security techniques -- Privacy
framework)」;還有,涉及機器人的安全標準如ISO
13482:2014「機器人及機器人裝置-人員照護機器人之安全要求(Robots
and robotic devices --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personal care
robots)」,該標準可提供機器人可能造成顯著危害的清單,供各界參考,有助於使用者事先掌握可能發生之危害狀況,採取相關因應措施,進而維護使用者之安全,並使機器人更容易與人類進行互動。
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開始,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新世界,創新技術者必須仰賴IEC、ISO和ITU等國際標準組織制定的標準,以確保相容性(compatibility)與互通性(interoperability),並維護產品的安全與品質,降低風險,保障消費者權益。
更多相關資訊可參考https://www.iso.org/world-standards-day.html。
參考資料來源:世界標準日、World
Standards 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