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責任之涵蓋範圍圖)
社會責任涉及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法律、宗教以及倫理道德等各個方面,對社會、經濟和環境的永續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自本世紀初開始,社會責任問題逐漸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聯合國等組織開始研究並制定有關社會責任標準,並推動這些標準的實施,如:聯合國(UN)於1999年世界經濟論壇中提出之「全球盟約(Global
Compact)」,其目的即是希望全球企業與聯合國共同支持人權、勞動與環境領域有關的議題,以促進全球經濟及環境的永續發展;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所頒布之「OECD跨國企業指導綱領」,亦要求各國政府對跨國企業提出符合法規的負責任商業行為之自願性原則,以確保跨國企業的營運目標能與政府政策一致、加強企業與當地社區間之互信基礎及強化跨國企業落實永續發展工作,並建議企業績效資訊揭露原則,鼓勵企業揭露環境與社會績效之非財務資訊;另外,還有全球永續報告協會(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所制定的永續報告書指引(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guidelines)、英國的社會與倫理擔當研究所(Institute of Social and Ethical
Accountability)制定之AA 1000標準、國際社會責任組織(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SAI)所制定公布的社會責任管理系統標準SA 8000為全球第一個社會責任管理系統性文件。
為了滿足國際社會對社會責任規範化和統一化的需求,ISO於2004年啟動了ISO
26000的制定工作,為組織發展之社會責任活動提供相關的指引。2010年11月1日ISO在瑞士日內瓦正式公布ISO
26000:2010「社會責任指引標準(Guidance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O
26000自2010年公布至今已有七年的歷史,該標準係任何組織實施社會責任的重要參考之一。它已在全球80多個國家採用了20多種語言,是歐盟委員會制定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戰略的指導方針之一。
由於ISO 26000:2010是在ISO管理系統標準(management systems standard,MSS)導入高階架構(High
Level Structure, HLS)(註1)之前制定的,它不是管理系統標準(如:ISO 9001或ISO
14001標準),不是按照大家熟悉的管理系統方法來制定,因此較不容易理解,應用起來也較困難。
創建IWA 26的技術委員會主席Staffan Söderberg表示,即使是那些在管理系統方面有經驗的組織,社會責任也是複雜且充滿挑戰性。因此,ISO
26000的指導文件,也就是「國際工作坊協議(International Workshop Agreement)」IWA
26:2017( Using ISO 26000:2010 in management
systems)因應誕生,它提供了詳細的指導,幫助組織利用管理系統標準(MSS)的方法使用ISO 26000。
IWA 26目的在幫助組織使用ISO管理系統標準(MSS)在ISO管理系統中應用ISO
26000:2010,該標準是根據MSS的高階架構(HLS)起草的。它也幫助ISO
26000的使用者更容易理解MSS在社會責任方面的做法。
ISO於2012年公布高階架構(High Level Structure, HLS),目的就是為了改進管理系統標準間的一致性,而IWA
26:2017的主要目標便是將社會責任融入這些管理系統的高階架構(HLS)中,使組織能夠更有效地將社會責任整合至其業務中,讓組織從ISO
26000:2010和管理系統中獲得最大的效益,進而更有效地促進永續發展。
IWA 26的內容簡介如下:
1.適用範圍(Scope)
2.引用標準(Normative references)
3.用語及定義(Terms and definitions)
4.針對ISO 26000:2010使用者的MSS指南(Guidance on MSS for users of ISO
26000:2010)
「IWA 26第4章主要是讓熟悉ISO 26000:2010的使用者,以ISO 26000的條款對照MSS的HLS條款。例如:ISO
26000第四章社會責任之原則(Principle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4.1一般、4.2當責、4.3透明化、4.4倫理行為、4.5尊重利害相關者之權益、4.6尊重法律規定、4.7尊重國際行為規範、4.8尊重人權,其對應至MSS的HLS
4組織前後環節(Context of the organization)和HLS 5領導(Leadership)。」
5.針對MSS使用者的ISO 26000:2010指南(Guidance on ISO 26000:2010 for users of
MSS)
「主要是讓熟悉MSS的使用者,以MSS的HLS條款對照ISO 26000:2010的條款。例如:MSS的HLS
8營運(Operation)在8.1營運之規劃及管制(Operational planning and
control)方面,則對應至ISO 26000社會責任核心主題指引(Guidance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re subjects),包括組織治理、人權、勞動實務、環境、公平運作實務、消費者議題,以及社區參與及發展。」
6.整合式管理系統和ISO 26000:2010(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s and ISO
26000:2010)
「IWA 26第6章敘述了整合式管理系統和ISO 26000如何一起使用:
一個組織可以整合許多管理系統標準(MSS)到他們的管理系統中,這樣做的主要優點是相互關聯的系統可以整體性的應用。整合式管理系統(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s)已經被使用很多年了,應用MSS(例如:ISO 9001品質管理、ISO
14001環境管理、ISO/lEC 27001資訊安全管理、ISO
45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中詳述的原則和流程在一個整合式管理系統的框架內可以運作自如,因為許多要素都是相似的。
ISO
26000:2010提供了有關管理方面的行動和期望的指引,它也拓寬了營運方面的議題,如:組織治理、人權、勞動實務、環境、公平運作實務、消費者議題,以及社區參與及發展(社會責任的7個核心主題)。包括MSS在內的國際標準已經在其中許多領域得到了發展,包括反貪腐、健康與安全、消費者議題和環境等。ISO
26000:2010可用於進一步發展和(或)改善整合式管理系統。」
註1:大部分組織擁有一個以上的管理系統,使得在執行不同的標準時需耗費更多的資源,為改進管理系統標準間的一致性,ISO近年來制定了Annex
SL:適用於各個管理系統的規範框架,也是未來所有管理系統標準的基礎藍圖,也能擁有彈性以加入與滿足不同產業之特殊需求。ISO將未來陸續要改版的ISO管理系統標準使用共同的高階架構(High
Level Structure, HLS)、共同的用語及定義,再各自增加特定的要求事項。如近期改版的ISO 9001:2015、ISO
14001:2015等皆採用Annex SL的高階架構(HLS)。
參考資料來源:ISO
News、IWA
26:2017、ISO
26000:2010、CNS
26000、
ISO 26000 企業社會責任標準之發展與因應 - 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