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標準檢驗局制定電器產品相關環保標準,營造便利及環保生活環境
電器產品已融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新穎的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在享受科技發展帶來便利的同時,所衍生的環保問題也日益受到重視。有鑑於此,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制定CNS
15050「電機電子類產品-六種管制物質(鉛、汞、鎘、六價鉻、多溴聯苯、多溴二苯醚)測定法」等一系列電器產品相關環保標準,期營造便利及環保之優質生活環境。
由於電器產品設計、製造所仰賴之電機、電子及資通信技術與環保技術分屬不同領域,為使產品在符合安全性及功能性的同時,亦滿足環保的條件,須透過多項標準來達成。在電器產品相關環保標準方面,除CNS
15050(特定物質含量檢測)外,尚有CNS
15450「電器設備化學逸散率試驗法」(家用電器VOC含量檢測)、CNS
15244「辦公室設備-複印機、印表機及多功能事務機之臭氧、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及粉塵逸散率之量測法」(事務機器VOC含量檢測)及
於100年5月26日公布之CNS
15479「螢光燈管中汞量測定法」,以及參照ISO
14000系列國際標準所制定之CNS
14062「環境管理-整合環境考量面於產品設計與發展」、CNS
14064「產品標準含環境考量面之指引」等十餘種標準。
另鑑於世界各國為推動照明用白熾燈泡汰換,鼓勵民眾使用省電燈泡,惟日前卻有媒體引述德國之獨立研究指出,省電燈泡在點燈時疑釋出某些致癌物質,標準檢驗局特別在100年5月12日召開國家標準技術委員會,邀集產業代表、試驗機構及學者專家共同討論,除確認相關已制定標準之適用性外,更將從持續掌握相關研究動態、儘速公布含汞量檢測標準,以及檢討現行省電燈泡標準(CNS
14125)並增加相關要求等方面著手,以建構完整之標準化環境,期使節能與環保兼籌並顧。
電器產品除了功能提升及節能外,如何降低環境衝擊將為未來的發展重點。標準檢驗局將持續掌握國內產業現況與國際趨勢,適時制定及修訂相關國家標準,為落實國家政策、保障民眾權益及引領產業發展積極努力。
相關標準資料已置於「國家標準檢索服務系統」,網址為http://www.cnsonline.com.tw,歡迎各界上網查詢閱覽。
ISO 9564-1:2011確保個人識別碼(PINs)之安全
為了確保個人識別碼(PIN)資料在所有交易中都能完整的被保護,ISO於2011年修訂個人識別碼之管理與安全要求的標準ISO
9564-1:2011「金融服務─個人識別碼之管理與安全─第一部:以卡片為基礎的系統中PIN之基本原則和要求(Financial
services –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 (PIN)
management and security – Part 1: Basic principles and
requirements for PINs in card-based
systems)」,以保護持卡人驗證所使用的識別碼,防止未經授權的暴露、破解和濫用,使電子資金轉帳系統發生詐欺的風險降到最低。
ISO
9564-1:2011的設計是讓發卡單位確定當PIN在其他機構的控制下時,仍受到適當的管理,並提出保護PIN客戶驗證程序之技術。ISO
9564-1:2011具體規定了有效的PIN管理上最低限度的安全措施原則與技術,這些措施適用於負責PIN之製作、發卡、使用與撤銷之管理與保護機構。連線與離線PIN驗證可能需要非常不同的安全要求;連線的PIN可以獨立被驗證,不受卡片的支配,任何型式的付款卡或裝置都能被用來啟動一筆交易;但是,離線驗證下使用的卡片,因為沒有要求持卡人的PIN須傳送到發卡單位的主機進行驗證,故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發展該標準的ISO小組委員會主席馬克‧沙頓說:「一個PIN的壽命也許很長,也在許多不同的國家、銀行設備、商店,甚至連線使用,所以任何時刻、連線、離線交易及PIN的建立到撤銷(包括任何發卡、儲存、輸入、傳輸及驗證等)皆應確保PIN的私密性。ISO
9564-1標準的更新將協助銀行和他們的同業維持密碼金鑰的秘密性。這是最重要的,因為任何被破解的金鑰都會危及PIN的安全。」
ISO
9564-1標準適用於零售系統中持卡人身份驗證,特別是自動櫃員機、POS系統(point-of-sale
terminals)、自動加油站、自動販賣機、銀行多媒體導覽機(banking kiosks)及PIN選擇/變更系統。
ISO
9564-1:2011為第三版,取消並取代了前兩版(1991年版、2002年版),是由ISO金融服務技術委員會ISO/TC
68,小組委員會SC
2(安全管理和一般銀行業務)所發展制訂。其內容包含前言(Foreword)、簡介(Introduction)、範圍(Scope)、引用標準(Normative
references)、名詞及定義(Terms and definitions)、PIN管理的基本原則(Basic
principles of PIN management)、PIN的處理裝置(PIN handling
devices)、PIN的安全問題(PIN security issues)、PIN的驗證(PIN
verification)、與帳戶相關的PIN功能管理/保護的技術(Techniques for
management/protection of account-related
PIN functions)、與交易相關的PIN功能管理/保護的技術(Techniques for
management/protection of transaction-related PIN
functions)、加密演算法的核准程序(Approval procedure
for encipherment algorithms)、附錄(Annex)、參考資料(Bibliography)等。
《轉載》歐盟環境部長一讀通過修訂廢電器與電子設備回收指令(waste electrical and elextronic
equipment, WEEE)
在經過費時溝通與召開內部會議討論後,本(2011)年3月14日歐盟環境部長理事會就歐洲議會與理事會第2002/96/EC號「廢電器與電子設備回收指令(WEEE)」(2008年3月21日公告修正)修訂內容經一讀審查達成政治性協議,以促進如手機、家用電器等舊電器電子產品之回收,及減少該等廢棄物自歐盟非法出口等。
依據目前之WEEE指令歐盟會員國每年每一居民須回收至少4公斤之廢電子電器產品,為使回收更有效率,新修訂指令依據個別會員國大小及經濟情況訂定不同目標:各會員國須於修訂指令生效後4年(可能於2016年),達成每年回收市場上銷售之電子電器產品平均重量之45%的目標;再4年後(至2020年),會員國應達成65%之回收率;惟使用較少電子產品之新入會員國(捷克、匈牙利、馬爾他、波蘭、羅馬尼亞、斯洛伐克、拉脫維亞、立陶宛)可享有目標彈性,在2016年前達成40~45%之回收率,並至遲在2022年前達成65%之完全回收率。
此外,理事會亦開放(opened)指令涵蓋範園,原則上在修訂指令生效後6年(2018年)將涵蓋所有電子電器產品;太陽能電池面版(Photovoltaic
panel)將被納入且必須分開回收處理。執委會在對企業與環境進行影響分析報告後,可再提案調整指令內容涵蓋範園。
查歐盟WEEE指令與RoHS指令(電器及電子設備禁用危險物質指令〉於2004年8月生效,WEEE指令要求歐盟會員國單獨回收廢電子電器產品,生產者須負擔回收、處理廢棄物之費用,包括再利用、回收與能源恢復(energy
recovery)
等。歐盟執委會於2008年12月提案修訂指令,期使法規更清楚、簡化行政程序、增進執行彈性與更符合歐盟其他法令如REACH、廢棄物架構指令(Waste
Framework Directive) 、產品行銷套案(Marketing of Products package)
等,歐洲議會於本年2月3日投票通過其一讀立場,理事會在此次政治協議後尚須通過共同立場文件,與歐洲議會於本年下半年再就本案進行協商,並由歐洲議會二讀通過修訂指令。
歐盟環境執委Mr Janez Potocnik認為須將廢電子電器用品視為資源來使用而非當作負擔,修訂WEEE指令亦可用以測試歐盟是否能認真達成更有效使用資源之目標。
轉載來源:
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處經濟組
歐盟理事會2011年3月發佈之新聞
歐洲議會2011年2月公告之一讀立場文件
歐洲執委會2008年提案修訂指令
|